最近你可能也刷到过这个热搜:不少五星级酒店开始在门口支摊卖吃的。那场面,别说路人了,就连老顾客都看愣了。曾经动辄千元一晚的套房,现在门口能买到两块钱一个的素包子,这转变到底是怎么回事?
先说事实。凤凰网的报道里提到,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就在大门口摆起了摊,摊位上卤味、凉菜一字排开,鸭翅两块钱一个,鸭脖三件十块,爆炒花甲十五一份,酸辣土豆丝、凉拌石花菜这些家常凉菜,价格全是十块一份。反差更大的是,这家酒店在大众点评上行政套房要1800元一晚,自助餐人均也要两百多。
而且这不是孤例。抖音、小红书上,“酒店摆摊”成了热门话题,浏览量过千万。从浙江、江苏到四川、安徽,越来越多的四五星级酒店加入了“地摊战场”。希尔顿花园、全季、甚至一些高端本地品牌,全都在街头和市集上支摊吆喝。
很多路人其实是第一次尝试他们的东西。有人说,如果不是酒店主动“走出来”,自己从没想过去酒店吃东西,觉得那地方只适合商务宴请或者请朋友聚餐。现在价格亲民了,反而愿意掏十几块尝尝星级主厨的手艺。而且相比一般街头摊子,酒店出摊的卫生和品牌信誉更让人放心,至少出了问题找得到人。
展开剩余69%那问题来了,五星级酒店,怎么也要靠摆摊谋生了?这事儿背后,其实反映了几层现实。
第一,酒店也得活下去。商业社会就是“适者生存”,哪怕是高端酒店,也不能只守着过去的光环吃老本。近几年经济环境起伏大,高端商务活动少了,企业对高档接待开支更谨慎,原本支撑酒店餐饮收入的商务宴请和会议餐,需求直线下滑。普通消费者又越来越看重性价比,不再盲目追求奢华。传统客源萎缩了,酒店想保住现金流,只能找新的路子,摆摊算是最直接的一步。
第二,消费习惯真的变了。过去讲究牌子、排场,现在很多人更在意花出去的钱值不值。这两年流行的“反向消费”,就是大家宁愿挑性价比高、实用的东西,而不是一味追捧名头。快餐和小吃因为需求刚性强、价格可接受,反而成了餐饮行业的增长点。五星级酒店的餐饮,对多数普通人来说,除非特殊场合或者有优惠券,否则平时根本不会考虑。所以我们看到,这些酒店一边在直播平台做自助餐团购,一边干脆下场摆摊,赚点现钱。
第三,大型婚宴等传统业务也在萎缩。结婚人数连年下降,直接拖累了婚宴市场。而且现在的新人更追求个性化,宁愿在户外、民宿、艺术空间办婚礼,也不想花大钱走酒店流水线。加上大家操办红白喜事越来越节约,五星级酒店的“高端宴席”份额自然缩水,这块收入不补上,酒店就得想别的招。
那问题是,摆摊真能救命吗?短期来看,能缓口气,至少有现金流。但长期看,这绝不是解药。五星级酒店的固定成本高:房租、员工、能源,各种开支都大,而地摊的利润有限,很可能是“卖得多赚得少”。更麻烦的是,如果摆摊成了常态,消费者可能会觉得,这家酒店还高端吗?品牌形象受损,反而影响它原本赖以生存的高端市场。
所以说,这一波集体摆摊,更多是权宜之计,背后真正暴露的是整个行业正在洗牌。消费升级和降级同时存在,酒店如果还抱着“高高在上”的老思路,很可能被市场淘汰。想继续活得体面,它们必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,既能留住高端形象,又能适应大众市场,这才是出路。
发布于:广东省配查信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网上炒股杠杆-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